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改革报:建“海绵城市” 让“看海”成为传说

土人设计
2024-08-30

近一段时期,有关“水”的话题引人关注更令人深思。


5月11日,第23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拉开帷幕,“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的1/4”,“全国2/3城市喊渴”等一连串令人不安的数据无情地揭示出:城市缺水状况严重,节水势在必行。


同样是在5月11日,深圳遭遇2008年以来最大的暴雨袭击,严重内涝使马路变成“河道”,城市变成“水城”,大量雨水无处蓄积,肆意横流,因来不及排掉而“水漫金山”。


一边喊渴,一边内涝,在“水火两重天”愈演愈烈的形势下,城市已经到了必须深刻反思治水用水观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又一个雨季来临之际,为了改变“进城看海”的困局,城市在思考如何让水“流得更畅”的同时还需多一种思路,即提高自身消化雨水的能力,让雨水“留得更多”。或许,当涝时能吸水、旱时能吐水的“海绵城市”建成之时,正是城市摆脱缺水与内涝双重困境之时。

  

城市为何频现“海”


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在夏季遭遇特大暴雨袭击,不但全城看海,有的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到城市看海”已成为人人皆知的流行语。


一说到城市内涝,人们便会怪罪下水道,认为正是因为下水道不够宽、不够深、不够多,雨水才未能及时排出城市,最终导致内涝。不可否认,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内涝的产生确实与下水道密切相关,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值得追问:暴雨之下,城市何来大量的积水?“城市看海”何以在近几年频繁上演?


“一个重要原因是城市发展太快,原本可以让雨水渗透的草地、水沟全部被硬化,变成了马路、停车场,雨水渗不下去,就造成了积水。”国际著名水文气象专家林炳章解释说,和上世纪相比,现在雨水汇流的速度比以前更快,因为都市密度大,热气徘徊在城市上空形成热岛效应,水汽也集中在城市上方,会带来比周边更多的降水。


从小在厦门长大、1963年才离开厦门的林炳章仍清晰地记得,1958年厦门也遭遇过罕见的特大暴雨,但城市受淹情况并不像今天这样严重。“其实,暴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雨落到地上无处可去。这就导致本应成为地下水水源的大量降雨,反而成为城市排水的巨大负担。”


看看今天的城市,高楼林立、马路宽广、绿地减少、河湖消失……都市以隔绝大自然的方式作为文明的象征,看似坚不可摧,其实是让地球皮肤趋于坏死,再也不能呼吸。在极端气候变迁因子的导引下,暴雨、洪流、干旱、热浪等或将使城市变成灾难引爆的核心。


正如业内人士所担忧的那样,在不少城市,河湖的风华不似当年,调蓄功能大大下降,“城市之肾”不能正常代谢;土壤成为稀有资源,绿地系统蓄水性弱,硬化路面渗水性差,“城市之肺”不能正常呼吸。如此,下水道再完善,内涝如何得以根治?


排蓄结合治内涝

  

“要想治理内涝,除了要加快下水道的建设外,更应当提高城市消化雨水的能力,建设‘海绵城市’。而后者显然比前者更有价值。”林炳章有关“海绵城市”的提法无疑给内涝的治理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思路。


按照林炳章的解释,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大雨的时候吸水,干旱的时候再把吸收的水‘吐’出来。这样的城市,不但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更重要的是,这些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水危机。


如今,“海绵城市”作为一种新理念正在逐渐被我国城市所认识,越来越多的描述让人们对“海绵城市”从陌生走向熟悉。


今年2月,住建部城建司在《2014工作要点》中提出了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概念,并表示将编制《全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督促各地加快雨污分流改造,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加快研究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政策措施。


自5月8日以来,广东全省范围多个地方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强降雨,珠三角多个城市都出现了洪涝灾害。广东省水利厅厅长林旭钿做客广东电台《民声热线》节目时也明确提出,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让城市的停车场、绿地等能够渗水,建设会吸水的“海绵城市”。“如果一个城市能够保持至少10%的水面,对排涝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林旭钿说。


而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看来,建设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不应该是排水,而是把水留在城市,这也是生态文明时代应该践行的理念。雨水不是灾害而是福音,应该把城市绿地当做城市海绵来设计,利用绿地滞留、净化雨水,回补地下水,建成城市的“绿色海绵”系统。


“比如,我们可以建造一个雨洪公园,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沿四周布置雨水进水管,低洼地可以承接和过滤雨水。这就形成了蜂窝状的海绵系统,同时减小了城市排水管的压力。而建立这样的公园,造价不到一般公园的1/4。”俞孔坚通过具体的实例道出了“海绵”的工作原理。


俞孔坚建议,城市有关部门可以对现有绿地、河湖及道路系统、小区绿地和分散式排水管网进行系统整合,制订“绿色海绵”的长期规划和近期建设的系统方案,包括建设雨洪公园、降低公园绿地标高、沿路设计生态沟、在社区建立雨水收集绿地等

  

“海绵城市”在行动


“‘海绵城市’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在美国丹佛市已经实践得非常成功。”林炳章对这一防汛思路赞赏有加。他介绍说,丹佛在城市社区里布置若干地块作为“海绵”,如一些下沉式的广场、下凹的绿地,平时可作为市民休闲、健身场所,下暴雨时就成为“储水罐”蓄积雨水。这样就可以把水消化在本地,避免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


德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90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当地在新建工业、商业建筑和住宅区前,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否则政府将征收雨水设施费和排放费。


与德国重视雨水管理的方法类似,日本提出了“雨水流出抑制型下水道”,采用各种渗透设施截留雨水并收集利用。该计划纳入国家下水道推进计划,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治水用水观念的更新,我国一些城市也开始重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风生水起。


记者从山东青岛市城市节水宣传活动中获悉,青岛城区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达10亿立方米,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市政部门已经初步形成“海绵型城市”框架,目前已经在做相关的工程建设,长远目标是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型城市”。


据青岛市城市节水办主任张国辉介绍,现在他们在做的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增加人工湖泊和小型水库的数量,收集更多的雨水;二是鼓励推广小区内以及广场内建设蓄水池进行直接利用;三是将公路以及广场等地方的硬化路面“软化”,铺设能渗水的路面。下一步这些措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为了让“冲冲”而来的雨水变“害”为“宝”,南京市从去年启动了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和相关管理办法的研究和编制工作。规划提出,南京市雨水利用模式分为雨水集蓄利用和雨水渗透利用两种模式。


通过与德国和欧盟合作项目,湖南常德市请德国专家做了“水城常德”的规划方案,试水“海绵城市”。以水为中心,第一步是恢复古护城河;第二步是治理穿紫河,新的河道只承接雨水,与柳叶湖打通,雨污分流;第三步是建设城市外围的生态廊道,把整个城市用水沟通起来,水质在未来3年~5年内得到彻底改观。


有专家认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保存好地下水,10年~20年后收效会非常明显,100年之内地下水将基本恢复正常。


期待着越来越多的“海绵城市”早日建成,期待着“进城看海”最终成为一个传说。

文章来源:建“海绵城市” 让“看海”成为传说. 中国改革报 . 2014年5月22日.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媒体报道原文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土人设计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